09/30/22 江上越

不知道从今年什么时候起,我逐渐开始对自己看不懂,第一眼感到无趣,甚至是厌恶的作品感到好奇。如果艺术所服务的初始价值是美,那么排在美和愉悦之后的则是好奇心所引发的自我审视。不因为第一眼的厌恶而立马转身,而是尝试耐心的多等几秒,不对任何未知下粗暴的判断。

而江上越的画作对我来说就是第一眼无趣的作品,颜色和线条都不能立即抓住我的眼球。在她的颜色里,虽然是彩色,却又很阴郁,总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有趣的是,她的展览主题是“误解与错位”,在迷失的语言信号中,人们在理解与误读的往复中,不正是一种“欲言又止”吗?

对于有多国留学经历的江上越来说,语言是交流与理解的开端,也是误解与错位的开始。我们可以快速的掌握一门语言,却永远不能彻底了解一种文化。这种无法融入的陌生与区隔,是每个有留学经历的学生的共鸣。但不同的是,这种异乡的陌生感,带给江上越的并非是恐惧,而是重新理解世界的一种渠道:“在交流中的那些“误听”和“误解”,是障碍产生的源头,但也可以理解为是一段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历史与历史之间建立起关系与对话的开端。”

我喜欢这种重新看待问题的视角,正如将误读解释为理解的开始,江上越也成功将差异转化为自己的特点,不是要融入,而是要“为我所用”。

近期江上越又开始从婴儿画起。从语言作为人类交往的本能,到语言成为了交流的屏障,江上越似乎想不断接近人类沟通的本质,再层层回溯我们如何利用了语言,语言又如何隔阂了我们。

这不正像我们对互联网,甚至是一切工具的拷问吗?我们总需要不断回头看看我们是为何出发,才知道自己已经走过了几个岔路。

#ar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