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有幸獲台灣的專業書評《閱讀誌》邀請,就「出版 NFT 移民指南:元宇宙時代內容創作產業鏈的可能樣貌」專題 [1] 撰文討論。
感謝《閱讀誌》認同開放內容、科普群眾的精神,接受我以創用 CC(共享創意)授權文章,因此得以在此跟大家分享內容。文章頗長,分上下兩期刊出,當中副標題及圖片由《閱讀誌》編輯所訂,再次多謝他們。
NFT 的應用層面極廣,但其核心離不開「憑證」兩個字。比如說,應用在出版,NFT 可以體現為讀者擁有一本書的憑證。正是這個核心,補完了數位內容無限複製,且複製品跟原品毫無差別的特性,讓數位內容可以被「擁有」。
在分散式出版(DePub)的年代,我們可能會再一次見證超級書店 Amazon 的誕生。如果把出版物理解為更廣義的數位內容,Opensea 就是暫時最接近「元宇宙 Amazon」的存在。
談到 Amazon,知名創業加速器 AppWorks 曾把 NFT 市場類比為元宇宙的電子商務,很有洞見。更有趣的是,除了正面的功用,這個類比連負面的元素都包含了:假貨。
開放的電子商務平台如淘寶網,假貨的出現實屬必然;而 NFT 作為元宇宙電子商務,不但不會例外,更因為仿冒和複製接近零成本,假貨比實體商品有過之而無不及。NFT 作為憑證,可以證明買家的確有付費,真的持有著某筆數位內容,但並無法證明它是正貨,即由作者本人或獲授權方發售。這是一般人最容易誤解的一點。
Opensea,只是買賣;DePub ,確認產權與溯源
DePub 分散式出版,可以拆解為兩個層次。一,產權與溯源,以 ISCN(international standard content number)等技術記錄作品跟作者的關係;二,持有與買賣,由 NFT 證明鑄造者跟買家之間的關係。
理想上,NFT 的鑄造者就是作者本人或授權方;但現實中,技術上任何人都可以鑄造哈利波特 NFT。不少人專門拿別人的數位作品鑄造成 NFT 發售,賺得盤滿缽滿;更過份的「copy minter」,乾脆拿已有的 NFT 到另一條鏈再鑄造一次,完全就是現實世界裡「開發中國家的商人,販賣已開發國家名牌商品的 A 貨」在元宇宙中重演。
在當前的 DePub 生態,區塊鏈幾乎只應用在持有與買賣。很多人能理解 NFT 對於承載文化價值的意義,但沒有人能否認,NFT 當前的火爆,最強的動能來自炒賣、來自發大財的機會,或至少是發大財的希冀。
至於產權與溯源,當然也是關注點之一,畢竟萬一買到 A 貨,很可能一文不值。然而,產業查驗正貨的手法,絕大部分非常中心化,鮮有應用到區塊鏈或者著重分散式共識,跟傳統電子商務由淘寶、蝦皮等「官方」替買家分辨正貨 A 貨,如出一轍。
若以為 Opensea 是分散式 NFT 市場,這是美麗的誤會。事實上,Opensea 只是「賣 NFT 這種分散式產品的中心化市場」,在分辨正貨和封殺產品方面,可說是個毫不透明的一言堂。
(圖片翻攝自 Opensea)
NFT 移民:99.9% 的數位原生內容,沒有存放於區塊鏈、IPFS 等技術
把 DePub 理解為「產權與溯源」以及「持有與買賣」兩個層面,背後有個根本假設:出版物是「NFT 移民」。
1990 年代進入民間的互聯網,把世界人口分成「互聯網原住民」的 Z 世代,和「互聯網移民」如大學甚至更年長才首次上網的我輩。直至今日,還有人把互聯網稱為「新媒體」,但想深一層,互聯網問世已經 30 年,還會把它理解為「新」,恐怕反映的是當事人還站在「舊媒體」本位去看世界。
互聯網把資訊從物理限制解放,區塊鏈則更進一步,把資產從物理限制解放。我相信,隨著區塊鏈日漸普及,必定會讓歷史重演一遍:把世界人口畫分為不知電匯為何物的「區塊鏈原住民」,以及從銀行和傳統金融體系一路走來,成功過渡到密碼貨幣的「區塊鏈移民」。
使用者分兩代,內容也一樣。互聯網初期,出版商忙著把報紙、雜誌和書本上網,成為「數位移民內容」。30 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創作和報導從問世的當下就活在網上,是「數位原生內容」。
但正如很多對互聯網瞭如指掌的 Z 世代都對區塊鏈一竅不通,目前 99.9% 的數位原生內容,並沒有存放於區塊鏈或星際檔案系統(IPFS)等技術,跟分散式共識並無關係。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感受不到這份需求。
一切數位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用「內容保育」對抗遺忘
我長期科普區塊鏈和分散式技術,兩岸的人都能聽懂,但台灣人不會覺得明天《報導者》會被封站,或是《自由時報》會被關停,更不會擔心台新銀行會凍結自己的資產,於是都以烏克蘭、香港等「外國案例」去理解箇中邏輯,屬於抽離的明瞭。然而對於香港人來說,那既是切膚之痛,又是生活日常,那種理解是從內而外,深刻的體會。
香港《蘋果日報》、《香港電台》、《立場新聞》、《眾新聞》,還有多不勝數的媒體,在過去一年通通被消失,而數位內容的消失要比紙本刊物停售還要徹底百倍——後者是不再有未來,前者簡直是連過往都被抹煞。就如香港《蘋果日報》,30 多年的內容,一夜之間隨著關站徹底消失,彷彿不曾存在過。
《立場新聞》關站公告
「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港人把諸多被消失的公民媒體備份於區塊鏈,永久保存。然而,雖然技術能保證從寫入區塊鏈那一刻起這些備份再也不可竄改,卻無法保證它們跟原始內容絲毫不差——可能存在著格式變動引起的失真,甚至是刻意滲入的改動。
除了保存內容以外,把內容上鏈,最常見的原因當然是鑄造 NFT 發售。創作者、出版社和發行商等,紛紛把手中的「IP」鑄造成 NFT 變現。這些內容無論是動漫、照片,還是音樂,都是已發表過的,發表的當時並沒有寫在區塊鏈,甚至不是數位原生。
不論出發點是歷史保存還是文化變現,以上談及的都是「NFT 移民」,是將源於紙本、互聯網的內容,遷往元宇宙。就如實體世界的移民,這些內容並非誕生於元宇宙,區塊鏈上的紀錄屬於後補,資料可能有謬誤,也可能作假。對於歷史保存,這些誤差會產生假訊息;對於文化變現,這些誤差會產生 A 貨。
以上問題,正是「內容身分證」ISCN 存在的理由,也是「NFT 移民」作為憑證的邊界。
(待續)
區塊鏈社會學週報,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探討出版自由、財務自由和民主自由;逢週五發表,全面公開,旨在普及知識。如果本週報有價值,別懲罰開放,鼓勵封閉——請付費訂閱,款項將全數投入 LikeCoin 治本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