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ub 分散式出版的發展路徑.下:NFT 原住民

區塊鏈社會學 #45 2022.04.29

上期討論了區塊鏈應用在溯源以及持有憑證的區別,內容保育的困境以及「NFT 移民」的侷限;今期我們繼續探討 DePub 分散式出版的發展路徑,推敲「NFT 原住民」的發展方向,其可能為產業帶來的衝擊,也淺談個人在典範轉移的過程中,何去何從。

Subscribe now


NFT 原住民:更適合的 NFT 製作工具將會出現

既然有NFT移民,會不會也存在 NFT 原住民?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認為將成為創作與報導的新趨勢。

事實上,市面上部分生成式藝術(generative art),或者「為 NFT 而 NFT」的內容,在誕生那一刻已經是 NFT,直接寫在鏈上,即可說是「NFT 原住民」。

說個真實笑話。話說有次我要簽一份文件,想要找支筆卻遍尋不獲,結果只找到 Apple Pencil。作為文字工作者,我有時還會用「執筆」、「筆誤」之類的說法,但那些說法已成典故,實際上我都是「按鍵」寫作,偶有「鍵誤」,畢竟我已經沒有用原稿紙 20 年以上,都是直接敲鍵盤入文。我甚至懷疑,牙牙學語就拿著 iPad 的新一代是否知道原稿紙長什麼模樣。

(圖片來源:pixabay

當然,還在用實體紙筆的死硬派依然存在,我也羨慕寫得一手好字的文化人。無論是為了紙筆的質感和筆觸、為了保留傳統,還是單純改變不了習慣,都是沿用紙筆的充分理由,畢竟那是個人選擇。可是,從實用的角度,無論是編採、排版、發表,直接用數位媒介創作都高效得多,客觀且無可爭議。紙筆和書法是優秀的文化,不應該消失,但它會從工作和日常使用中式微,卻是必然。

從實體到數位如此,從數位原生到 NFT 原生,也將如此。當 NFT 用來承載的內容形式越來越多,買賣越來越普及,優勢越來越明顯,文書處理軟體自然會提供諸如「儲存為 NFT」的功能,甚至,連那都太刻意了,系統自動就會在背後把作品儲存為 NFT。

事實上,今天的技術已經足以驅動這樣的軟體,也許目前它還太難用,「汽油費」還太高,需求還不夠大,可是,以上全部都會隨著時間的推演而改變。別忘了,很多現在每天敲鍵盤的人也曾經覺得,那些又貴又難用又沒有溫度的文書處理軟體,永遠都比不上紙筆。

以上說「為 NFT 而 NFT」,並無貶義,不過的確反映了一種「異化」的現象。理論上,表達、創作、報導本身是一回事,以什麼媒介承載、什麼方式變現是另一回事。現在 NFT 盛行到一個地步,變成先鎖定要賣 NFT,才反過來考慮做什麼創作,否則作品就會名副其實「沒有市場」。這種怪現象,就如同先鎖定要賣一瓶什麼,再考慮製作什麼飲料,可算是「媒介即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另類體現。

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的「媒介即訊息」說影響傳播理論甚鉅。

不過,相信這只是 NFT 起步之初的現象,當大家越來越適應,或者越來越厭倦現有的 NFT 生態(誰會有興趣不斷買頭像?),產業自然會發展出更符合創作初衷的 NFT,和更整合在內容生產流程的 NFT 製作工具。

NFT 書?仍顯生硬,舊瓶裝新酒,有賴出版業者的華麗轉身

類似的想法,已經有產品初步實現,比如 Numbers Protocol 的 Capture、LikeCoin 的 depub.SPACE,都讓用戶製作「NFT 原住民」,也把內容創作的語境和脈絡,整合到 NFT 元資料當中,創作與銷售過程,無縫融合。

(翻攝自 depub.SPACE

相信日後會有越來越多傳統內容,找到有機融合 NFT 的方式,比如「NFT 書」,直接的做法當然是把 ePub 鑄造成 NFT 發售,但這就好像互聯網初期,傳統媒體把整份報紙連排版都保留直接以 pdf 上網,雖然也帶來便利,但就十分生硬。將來的「NFT 書」是繼續由 Amazon 一手包辦?沒經驗也沒包袱的新創闖出新路徑?還是由傳統出版社華麗轉身而創造?就看誰能把「舊酒新瓶」演繹好。

當原住民成為 NFT 的主流,DePub 裡「產權與溯源」以及「持有與買賣」兩個層面的分野將越來越不明顯,從創作的紀錄到受眾的收藏都用上區塊鏈,分散式共識變得端對端。

儘管身為技術樂觀主義者,我還不至於樂觀得相信假訊息與假貨會在 NFT 原住民的思維中消失,但至少,產業可以利用鏈上數據的輔助去分辨是非真假,甚至有望出現分散式 NFT 市場、出版社和事實查核組織。

去中心化不是去中介化,分散式出版不代表出版社職能消失

談到出版社,有些人會假定出版社將在分散式的年代消失。事實上,「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跟「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 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分散式出版的模式不代表就沒有出版社的立足點,至少,我不這樣認為。

我總相信,只要一個人或組織持續產生價值,他就會在典範轉移後繼續存在。舉例來說,自從智慧型手機當道,使用者只會到 App store 下載應用程式,行動電信商不再是焦點。然而電信商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透過提供頻寬,比先前更加賺錢。相對來說,假如一個角色只是粵語所謂的「食老本」,或者難聽地說,「占著茅坑不拉屎」,在舊體制裡苟且偷安,總會在新的典範中被淘汰,但那跟去中心化可沒有什麼關係。

出版社的職能方方面面,雖然部分的確可能在分散式年代消失,比如結算很可能會由智慧型合約代勞,但內容伯樂、編輯、策展、推廣等需求,卻不會因為出版變得分散式而消失。如果真有出版社被消失,恐怕是掌握不到在新的典範下怎樣做好以上職能,而不是這些職能不再被需要。

(攝影師:Ron Lach,圖片來源:Pexels

新典範轉移:虛擬世界並非附屬於物理世界

作為文字工作者,我自己也一直在找方法在新世紀存活下來。我並沒有什麼必勝之道,但我深信,面對區塊鏈的普及,傳統出版社、創作者和報導者首先要深刻理解數位世界的本質,並且視之為實體世界以外各有優劣的存在和載體,而非附屬於「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

舉個例子,著作權的英文「copyright」,本意是「copy」的「right」,複製的權利;你寫了一本書,你才有權把書複製,讓更多人擁有這本書。copyright 是源於實體世界的邏輯,但若一成不變地照搬到數位世界,會產生各種問題。

實體世界因為複製有成本,也因為分發的前提是擁有高質量原始版本再付出成本複製,copyright 的落實才有基礎。但在數位世界中,任何內容都可以接近沒有成本無限複製,而且複製品跟原品比特(bit)不差,連「擁有」的概念都變得模糊,copyright 是擁有的延伸概念,就更顯得硬套。

部分傳統媒體還在尋找互聯網盛行下數位內容的商業模式之際,NFT 再次牽起新的典範,一方面重新帶來「擁有」的概念,另一方面卻又保留了數位內容無限複製的特性。禁止複製不再是創造收入的前提,擁有的動機不再源於得以觀賞,才剛站穩的數位內容商業模式,又再面臨挑戰。

NFT 的大勢已成,細節卻還有待從業者跟參與者共同尋找與落實。只要放下定見,深刻體會分散式共識帶來的優點,出版社、報導者和創作者定能在分散式出版的新典範活下來,並且過得更好。


區塊鏈社會學週報,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探討出版自由、財務自由和民主自由;逢週五發表,全面公開,旨在普及知識。如果本週報有價值,別懲罰開放,鼓勵封閉——請付費訂閱,款項將全數投入 LikeCoin 治本獎學金。

Subscribe now


延伸閱讀

  1. 《閱讀誌》專題「出版 NFT 移民指南:元宇宙時代內容創作產業鏈的可能樣貌

  2. 想為發行 NFT 作好準備,該怎樣保障作品的產權?

  3. Art 呃・瘋狂的石頭・NFT

  4. 數位內容身份證:從 ISBN 到 ISCN

  5. 無大台出版:比起技術,慣性才是最大難題

Loading...
highlight
Collect this post to permanently own it.
DHK dao logo
Subscribe to DHK dao and never miss a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