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如何演繹 medium

淺談網媒商業模式

喜歡Medium,也一直關注Medium。在說的是大寫M, https://medium.com 那個Medium。

當我跟人科普 Medium,常有的反應是「哦,即是以前的 Blogger 啦。」這理解沒錯,而 Medium 的創辦人正是曾經創辦 Blogger 的 Evan Williams,但也不完全對,因為兩者雖然表面很像,但內裡很不一樣,分別都體現在各項細節,有些埋得很深,要很「小心眼」才能看得出,感受到。

其中一個主要分別是商業模式,差之毫釐,卻是我喜歡 Medium的最主要原因。本年初,在毫無預兆下,Ev 在 Medium 貼出題為 Renewing Medium’s focus 的博文,宣布裁員三分一,關掉兩個辦公室。說毫無預兆,因為融資一億多美元的 Medium 不但坐擁大量現金,過去一年的文章和讀者數更大升三倍。單是這種不因循守舊的的管理和「吃自己狗糧」的態度,就讓港燦如我大開眼界——我城流行的作風可是,數據理想時大吹大擂,數據不理想就說統計方式考慮不周全,怎可能反過來跳離數字表面浮華去思考?相對 Ev 在 Medium 自己發文跟讀者溝通,我城的管理者,管巴士的不坐巴士,管鐵路的不坐鐵路,管教育的兒女全部出國讀書,管整體的,連 100% 滲透率的八達通都不曉用——大概,這些人認為自己是香港超然的第 101%。

Ev 寫道,雖然去年加入眾多出版商和為其創收的廣告系統,業績大幅增長,然而年會檢討時卻發現 Medium 偏離初心,加入廣告模式讓寫作人偏離本意——

We believe people who write and share ideas should be rewarded on their ability to enlighten and inform, not simply their ability to attract a few seconds of attention.

狠下決心裁減廣告等業務相關員工,調整商業模式。

三月,Medium 推出每月五美元的付費會員。Ev 再次撰文,解釋將逐步增加會員專享文章,但讀者可閱讀大量免費文章的權利不變。其實,當時付費幾乎沒任何得著,只有一篇會員專享而題材我沒興趣的文章以及付費會員討論專區,但「腦殘粉」如我還是馬上加入,表示支持。

上月 Medium 再進一步,開放合作計畫,跟作者分享會員的月費。我當然馬上加入,試著把新的幾篇文章設定為會員專享,了解情況。文章發表後,我像平常一樣,把鏈接分享到面書,換來「竟然」付費才能看的吐槽。

然後前天,Medium 發來郵件,列出九月幾篇文章的收入,共接近50美元,並已轉到我銀行戶口。我貼到面書顯擺,各方大讚。一直關心這個議題的我表面鬧著玩,實質上從朋友好意糾正我貼回免費鏈接,到自己耗費大量心力的文章賺得低於最低工資的回報而惹來激讚,背後反映著什麼,心照不宣。

至此,Medium 重新演繹互聯網 medium 之路,正式開始。臺港華文媒體,要繼續坐著等待中美媒體蒞臨主導麽?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7.10.01 “Ryu vs Ken” 專欄

Loading...
highlight
Collect this post to permanently own it.
DHK dao logo
Subscribe to DHK dao and never miss a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