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 Medium,我是其中之一,推出沒多久就不定期閱讀,打從兩年半前收費會員開始就馬上課金一直到現在,而當時收費會員根本沒有任何額外功能,純粹支持,硬要說有甚麼福利的話,就是可以加入封閉群組,提出意見和建議。之後沒多久,Medium 啟動合作計畫跟作者分潤,我也是首月就參與的限量作者,賺了點零用錢。
Medium 如何演繹 medium
喜歡 Medium 的原因,一如其他人,起初是因為它的用戶介面與體驗,文章也普遍高質,後來則更多是因為它呼應了我創作有價的理念,完全摒棄廣告,寧願收費,並且跟作者分成。因為這些認同和興趣,我寫了一系列文章討論 Medium 的模式:
整理之下才意識到,第一篇距離現在已經兩年多。當時我寫道:
「Medium 重新演繹互聯網 medium 之路,正式開始。臺港華文媒體,要繼續坐著等待中美媒體蒞臨主導麽?」
一向對有風骨的資深新聞從業員深感敬佩,如出言不遜有所冒犯,也只是責之切,望多多包涵。不過實話實說,敬佩之餘,我對傳統媒體轉型以適應網絡年代,毫無期望;非關個人素質,而是因為要在新時代成功(兼要堅持原則)所需能力跨度很大,遠遠超過單純傳播學,甚至也不是加上技術就足夠。更重要的是,破壞式創新的定律,正是原有範式的領導者注定要被淘汰,無論它們做得多對,多願意聆聽核心用戶意見,因為,核心用戶的意見正正會令它們摒棄不了固有框架,以全新思維去應對全新年代。
不欲守株待兔
認定坐等華文媒體轉型必定落空,我於是咬咬牙跟幾位拍檔合作做起 LikeCoin,以區塊鏈為底層重構媒體,包括自媒體,並且在兩年多前發表首篇文章介紹 LikeCoin 的理念,文章題為《Appreciation is more than a thumb》。我們團隊的核心能力在於技術和協議設計,但如上面提到,此事所需要的技能和資源跨度很大,於是我到處尋求合作,跟媒體解釋怎樣利用區塊鏈經營新一代的媒體,不過礙於我非常有限的表達能力和媒體十分有限的時間,絕大部分情況都是還沒來得及搞懂區塊鏈,會面就要結束。
當中卻有一個很例外的團隊,既是資深的記者、編輯與運營,又透徹理解區塊鏈。那是 Matters,截屏 — 我總是這樣稱呼她,反正她也聽不出區別來嘛 — 以及她的團隊。更不得了的是,Matters 居然也打算用區塊鏈作底層開發自家平台,讓用戶發表文章,也獲取受益。於是,雙方打從第一次聊,就打算要合作。
但有意合作是一回事,怎樣合作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當雙方的目標高度重疊,敲定合作細節反而更難,因為很多在原定計畫的工作細項都重複了。大家交流很多,對話我記不清了,只記得我老跟截屏說,快點落實吧,打死我都不希望跟 Matters 競爭啊 — 因為願景幾乎一樣,萬一合作不成,雙方難免競爭。反正,一年多過去,無論區塊鏈還是媒體業界都已多番改變,社會更是翻天覆地的今天,Matters x LikeCoin 的首階段成果終於出來了。合作後,LikeCoin 基金會將百分百專注底層技術,包括 LikeCoin chain、LikeCoin token、LikeCoin protocol、LikeCoin button、插件、SDK 和 API 等基礎建設;而 Matters 則會緊密整合 LikeCoin,包括註冊用戶自動生成 Liker ID,所有文章附 LikeCoin button,原有 MAT 幣以 1:10 (!) 兌換成 LikeCoin 以帶給作者實質價值等。
堅守開放 重構媒體
說回 Medium。個人有項原則,已經有人做好的事,不會去做競爭產品,我覺得在那方面世界已經不需要我了。如果 Medium 令人完全滿意,我不會 C2C Copy to Chinese 做個中文版出來捕捉商機,也不會做現在的 LikeCoin。而我對 Medium 的最大不滿,在於它的封閉。
Medium 以封閉模式去經營媒體,堅守一個品牌,一個網站,一支編輯團隊原則。像蘋果的封閉模式,管理得宜,的確能讓用戶介面乾淨俐落,體驗暢順一致,但 Medium 架起付費牆,邊緣化免費文章,排斥其他品牌、域名、介面和編採方針的做法,跟我開放多元的核心價值觀太大相沖。
假如說 Medium 是以 iPhone 的手法演繹媒體,Matters x LikeCoin 就是以 Android 的進路,建構開放媒體生態。兩者有類近之處,比如均相信文字有價,提供月費計畫回饋創作,在新時代的脈絡下重構媒體。但正如 iPhone 和 Android,兩者的演繹也非常不一樣,比如:
Medium 代碼是專屬版權,LikeCoin 則開源代碼,文檔和介紹文章自白皮書起,都是 Creative Commons 授權
Medium 是有理念的商業機構,Matters 是更有理念的商業機構,LikeCoin 則是有商業模式的非牟利機構
Medium 設付費牆,牆內的文章才能產生收入,而且曝光度較高,鼓勵作者鎖文;Matters x LikeCoin 不設付費牆,鼓勵開放,讓創作者無須在曝光率、傳達意念和創造收入之間取捨
Medium 的月費計畫有多少分成予作者,如何分配,隨時更改,用戶從來不得而知;Matters x LikeCoin 的月費計畫,即讚賞公民,月費再加上配對基金全數用作回饋創作者,且讚賞公民和作者可隨時查閱分配結果
Medium 經營的是單一網站/app,LikeCoin 建構的是一個生態,現有約 550個網站,當中 Matters 是整合程度最高的一個,有如 Android 生態中的 Pixel 或者以前的 Nexus,示範整合得最完整的用戶體驗之餘,毫不干預其他合作方的自主發揮
Medium 只有一套編採方針,在大多數時候的確能保持高質量和一致性,但當編輯或者演算法封鎖一篇文章,將是一種不受制衡的權力,而此前已有先例,台灣一篇廣為流傳關於韓國瑜的文章忽然在 Medium 消失,後來又重新出現;Matters x LikeCoin 的原則是「無大台」,文章貼到 Matters 會在 IPFS 分散式儲存,點對點傳輸和傳播,稍後創作者還可以把文章元資料(metadata)寫在 LikeCoin chain,令任何人不能竄改。再者,LikeCoin 生態有各式網站,各有編採自主,也會互相制衡與平衡。
自主創作 時代見證
雖說 Medium 封閉,但我無意否定它的價值,事實上我依然是 Medium 的會員,也有用 iPhone。但是,我深信人類,尤其華語世界,值得擁有一個更開放,更自由的創作空間。
自主創作,時代見證。這是我們對當代媒體的理解,並從今天開始實踐。LikeCoin 開發的是基建,Matters 搭建的是平台,但作者、讀者與作品所形成的生態才是核心。我們誠邀大家參與進來,給 Matters x LikeCoin 賦予一個靈魂,給世界帶來一份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