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週日出席了以「圍城下的網媒能如何守住新聞自由」為主題的2017網絡媒體高峰會,在講座環節,跟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和吾天創辦人鄭斌彬一起,討論網媒如何透過資訊科技合作共贏。
開發LikeCoin的我,自然而言談到加密貨幣如何幫助網媒解決收費問題,時間很有限,我嘗試跳過所有技術細節,解釋LikeCoin基於比特幣背後的原理區塊鏈,目標將「將Like變Coin」,一邊限制貨幣供應,另一邊創造多方面而持續的需求,利用「Econ 101」最基本的供求關係保持價值。
十五分鐘不到,先有與會者提問LikeCoin跟「真錢」有甚麼分別,再有與會者表示多國政府、大摩和多家金融機構均指出過比特幣並無基礎,對有關的發展有所質疑,由於討論環節時間不多,我不欲佔太多時間,也就沒作詳細回應。當天沒足夠時間說的話,這裏希望借用眾新聞的版面補完。
今天,網媒已經成為了所有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了「真實」的媒體,以至於我們居然忘了,在不遠的以前,根本沒有網媒。從十幾年前不存在,到出現後被「真媒體」和資深傳媒人質疑沒有正式編採機制和沒向政府註冊,即使今天政府還對網媒的採訪諸多刁難,到現在我們舉辦網媒高峰會,去討論它如何作為最後堡壘守著香港的新聞自由。弔詭的是,正是在這個語境中,有人因為政府和金融機構的話,質疑區塊鏈這種新技術,和它潛在帶來的影響和各種可能性。
至於另一位問到LikeCoin跟「真錢」分別的與會者,我可以肯定她並無貶義,只是我自己對「真錢」這個說法很敏感 — — 如果把港元和美元等稱為「真錢」,比特幣和LikeCoin等豈不就是「假錢」了。沒錯這樣說未免有點神經過敏,不過不妨試想一下,假如大眾把紙媒稱為「真媒體」,做網媒的會是甚麼感覺,或許就能體會。
我知道,與會者只是一下子沒找到詞彙,她指的其實是「法定貨幣」(fiat currency),而另外,LikeCoin和比特幣等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 — — 我認為連「虛擬貨幣」都不是太理想的說法。法定貨幣有發行實體紙幣和銀幣,就像紙媒有實體報紙雜誌;法定貨幣有政府背書,就像傳統紙媒的記者能領到記者證,採訪點票升旗等官方活動等。從這個角度看,希望與會者能夠明白,實體和虛擬是一回事,真與假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做假新聞的實體報每天早上免費派發;政府和舊體系是否給予肯定是一回事,本質和對於社會是否有價值,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天天聽著政府企圖對社會大小事件定調,會分是非黑白的,又豈有不懂的可能。
區塊鏈以至其他資訊科技可以怎樣幫助網媒以至整個社會是個重要課題,我有幸處於幾個範疇的交匯點,自覺有責任去解釋清楚,令沒有技術背景的群眾都能掌握基本邏輯。而對新科技保持開放、批判、求真的心,則是大眾需要保有的基本態度。
文章刊於《眾新聞》專欄〈當賽先生遇上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