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新书出版

新书发布会 16:45 -17:30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水岸山居会议室 (各大电商会于11月18号上线)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著 黄孙权 主编 陆兴华 许煜 译 目录 编按 哲学作为武器 -许煜 克服技术-书写的毒性:斯蒂格勒论数码性与当代艺术 -陆兴华 无产化状况下的审美判断 感性的无产阶级化 审美判断引向个体化过程 业余爱好者的争吵 自动化社会里的超控制艺术 人类纪里的艺术、差异与重复 梦的器官学与原电影(上) 梦的器官学与原电影(下) 书写的屏幕 快感、欲望和默契 附录:为一个逆熵的未来 ____________  编 按  ____________ 贝尔纳·斯蒂格勒是当今法国文化、艺术界领域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他的研究跨越经济学、哲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德里达的接班人”,但他自己却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他的代表作《技术与时间》三卷本,“重新确立了技术在哲学领域的地位”。同时,他还担任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文化发展总监,致力于从“技术”中发展出当代文化艺术和政治的新机遇。 斯蒂格勒是一个极具个人调性的哲学家,其工作区域远远跨出传统的欧陆哲学范围,在技术、媒体和艺术研究方面独辟蹊径。他提出了“技术就是人”这一纲领性准则,这一立场展示出了他与海德格尔等哲学前辈的巨大分野。近年来,他重新反思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西蒙栋、德里达、马尔库塞和利奥塔的思想,对新技术、新媒体、新农业、新工业和新艺术提出了一整套激进理论。斯蒂格勒对教育、金融、消费、互联网、转基因、新农业、审美苦难、新媒体毒性等问题的研究,使其成了目前媒体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作者。 这个小册子囊括了斯蒂格勒教授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的邀请,于2015年2月26日至3月4日,和2016年3月17日至20日期间两次访问中国美术学院所做的关于数码时代普遍无产化状况下的审美判断(第一部分)和原电影、书写、屏幕和欲望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的系列讲座;以及2015年3月6日在南京大学所做的关于如何克服我们身处其中的“人类纪”的讲座发言(附录)。我们邀请陆兴华教授与许煜博士将斯蒂格勒教授的讲稿翻译为中文,并以许煜的《哲学作为武器》作为前言——由此可概览斯老师的哲学全貌,以陆兴华在接触斯老师之后的思考和工作《克服技术-书写的毒性》为导论。几场讲座中既包含斯老师最新鲜的思考与批判,又牵引出他庞大深厚的哲学框架和系统。本书意在进一步扩大国内学人对斯老师的理解,进而增强观察和批判中国当下的网络社会新状况的武器。

WechatIMG18WechatIMG7

斯蒂格勒在中国美院讲座

WechatIMG11

2015年2月26日至3月4日 斯蒂格勒讲座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WechatIMG8

2016年3月17日至20日 斯蒂格勒讲座(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WechatIMG14

斯蒂格勒接过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亲手颁发的聘书


译者

2016042211514415964

陆兴华老师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法国思想和艺术理论研究。著有《当代艺术做什么 ?  》、《让快乐排好队:巴尔特全书》和《哲学当务之急:当代法国思想六论》等书。

WechatIMG16

许煜老师 现任教于德国吕讷堡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法国西蒙东国际研究中心(CIDES)研究员。著有《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 An Essay in Cosmotechnics》等书。

基本信息

书名: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主编:黄孙权 作者:[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译者:陆兴华、许煜书号:978-7-5689-0248-9 责任编辑:任绪军 美术设计:偏飞设计 出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 发行单位:重庆大学出版社 定价:30.00元开本:32 成品尺寸:140mm×214mm印张:6.5 字数:140千 页数:208 装帧:平装

腮红猫丛书介紹
WechatIMG15

腮(cyber)红(pink)猫(cat) 一只被美图App处理过的萌宠,是网络无名的表象。我们不迷信表象之下还有真实,但求发掘表象本身的厚度和张力。 腮红猫丛书,既处理数码时代网络社会的技术物质,也分析网络文化的美学、新媒体社群关系,更是对人类纪理论之偏离和更新。“腮红猫”是当下人类生存状态的集线器。 丛书下设三个系列: 猫玩技术:这一系列从哲学的角度反思技术,确切说来是从技术角度反思哲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和形而上的顽疾。与其说用哲学来研究技术,不如说哲学(对存在的发问)就是人与技术的互动的产物。 猫腻媒体:这一系列处理媒体理论,媒体必然包含猫腻,媒体就建立在人类的猫腻(漏洞)之上;腻作为动词也正指出人类与媒体、媒介的关系。 猫在社会:这一系列从社会学的角度回应网络社会遭遇的范式转换,试图以另类/另立的视角反观社会现实。社会被技术力量重新塑造,新政治、新经济、新社会亟待新的自我理解。 “腮红猫”下分三个系列,2016-2017年出版計畫: 猫玩技术 #TP 01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座》 猫腻媒体 #M 01 [荷兰] 吉尔特·洛文克(Geert Lovink)《社交媒体的深渊:批判式网络文化与否定之势》 猫在社会 #NS 01 夏铸九《建筑即媒体:网络社会学四讲》

Loading...
highlight
Collect this post to permanently own it.
Institute of Network Society logo
Subscribe to Institute of Network Society and never miss a post.
#bernard-stiegler#feature#%e4%ba%ba%e7%b1%bb%e7%ba%aa#%e5%87%ba%e7%89%88#%e6%8a%80%e6%9c%af%e5%93%b2%e5%ad%a6#%e7%bd%91%e7%bb%9c%e7%a4%be%e4%bc%9a%e5%b9%b4%e4%bc%9a#%e8%ae%b8%e7%85%9c#%e9%99%86%e5%85%b4%e5%8d%8e#%e9%bb%84%e5%ad%99%e6%9d%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