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招募 | 科幻写作松——寰宇社交的故事

INS

INS

post image

 时 间 
“科幻写作松——高地论坛”
2019.5.30 - 5.31
“写作松竞赛”
2019.6.1 - 6.2

地 点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象山艺术公社

 主 办 单 位 
中国美术学院

承 办 单 位
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

社 群 协 力
微像文化

设计
偏飞设计事务所

点 击 线 上 报 名

post image

2019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特别项目

post image

科幻作品是对于未来总体社会的想象。缺乏想像,正是人类社会在科技的权力下低头隅行,臣服技术所决定之未来的原因。重启人文艺术学科对科幻写作之热情,就是重启社会化科技的能力:让历史多轨,文化丰饶。

近来在中国文坛上,《三体》、《北京折叠》都获得了雨果奖的肯定,美国华裔作家姜峯楠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降临》,翻译《三体》英文版的刘宇昆更是唯一同时获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三项科幻写作奖项的华裔作家。在科幻作品改编与剧本创作上,《黑镜》影集以互联网与游戏的进展来预测社会关系的剧烈转变获得全球瞩目,影集《西部世界》在旧的人机关系上引进新的叙事结构,影集《爱、死、机器人》邀请了全球不同制作团队以动画说出十八集充满惊恐爱欲的故事,震撼全球;电影《银翼杀手2049》、《攻壳机动队》、《阿丽塔》显示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具体化,以及高度成熟的电影工业如何回应日本科幻文化带给世人的巨大影响;《流浪地球》的票房成功带起了中国式科幻热潮与非西方科幻设定之想像可能。这些作品的成功正是人文学科想像力的复苏,而非技术的成就,亦即人文想像的世界观走在科学技术发展之前的证据。

我们将借“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的机会,邀请国内外科幻写作作者、艺术家、科幻人文学者,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幻写作松”(Scifiathon)。首先我们邀请演讲嘉宾带来“科幻写作松——高地论坛(Highland Forum)”:论坛在写作与思考倾向上分为科学硬科幻、社会科幻;在议题上则以女性主义科幻、 赛博格(Cyborg)科幻二个专题讨论,让作家、学者与喜欢科幻写作的朋友充分交流、分享、激荡。紧接论坛,比照黑客松(hackathon)的设计,“写作松”的参赛者们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科幻故事初稿创作。赛后我们希望透过邀请业界赞助后续扶持,将优胜作品发展成为独特的IP来源,进行出版,并鼓励与后续的影音制作发行。

post imagepost imagepost image

韩松
著名科幻作家,当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

post image

詹玲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post image

赵海虹
女性中国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之一,获银河奖,被誉为中国科幻界的公主。

post image

陈楸帆
中国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被视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

post image

刘洋
物理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成员,从事创意写作和科幻相关的教学和研究作。

post image

姜振宇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科幻研究方向项目主管。

post image

王晋康
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曾获97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

演讲嘉宾人选和讲题还在调整完善中
确定后将完整公布

post imagepost imagepost imagepost image

一、报名与审核

征选科幻爱好者、科幻文学写作者、科幻艺术创作者参加。个人或小组报名均可,小组报名成员不得超过4人,报名者需填写在线报名表  http://inetworksociety.mikecrm.com/v0N5Amd提交个人介绍(小组许提交小组介绍以及成员介绍)以及代表作(以文学创作为主)。由于空间条件限制,活动不开放现场报名。

报名时间为4月22日-5月12日,经由主办方审核挑选,将于5月15日反馈报名结果,参赛人数最多25人。

主办方提供5月30日-5月31日所有获选参赛者的住宿,提供6月1日-6月2日所有获选参赛者的食宿(“写作松”通宵进行,现场提供帐篷,同时提供部分酒店床位)。

二、活动流程

2019年5月30日-5月31日

举办“科幻写作松——高地论坛”,参赛者需全程参与(由于30、31日两天非周末,报名时请留意)。

论坛议程

post imagepost image

19/05/30   09:30-12:30

专题一:科学硬科幻(Hard Science Fiction)

(科学)硬科幻通常是指作者对科学细节及其合理性的掌握,故事情节依靠技术来推动和解决,逻辑严谨地构思出浪漫奇妙的故事,如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经典代表作《基地三部曲》(1951-1953年)。硬科幻作品时常会因过于追求科学技术的精准细节,忽视了在技术变革中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条件,常有因循旧社会关系之设定,多半也带着歹拖邦与反都市的倾向。然而,这也是关于科技生产力的绝佳思想实验。

post image

19/05/30  14:00-17:00

专题二:社会科幻(Social Science Fiction)

社会科幻是以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为背景进行构思的科学幻想小说,相比于硬科幻小说而言,它们关注的重点不是科学知识或构想的科学性和可实现性,而是对科技发展在未来社会造成的社会关系之预判。这种预判本身就包含着作者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1968)及其系列作品、刘宇昆(Ken Liu)的《折纸动物园》(2018)都是其中翘楚。只要抓住科学技术的某一点,就可以开阖社会关系,构造新社会与历史。除了宇宙,社会关系也是人类存在与思考的永恒依托。

post image

19/05/31   09:30-12:30

专题三:女性主义科幻(Feminist Science Fiction)

科技与科幻写作被笼罩在男性中心所构造的世界中,女性主义的科幻作品相对弱势。从在异世界里想象女性权利的解决方案到通过科学技术保证性别平等,女性科幻作家一直强烈深刻,如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K. Le Guin)的《黑暗的左手》(1969)、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使女的故事》(1985),都提到了女性生育能力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下生产与再生产的工具。男性作家对此也有所意识,如“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 早就批判了节育运动。女性科幻作家们用女性主义挑战了科学、社会、父权所架构的主流认同。

post image

19/05/31  14:00-17:00

专题四:赛博格科幻(Cyborg Science Fiction)

“Cyborg”来源于“cybernetic organism”的组合,是半生物半机械体,最初是科学家想象出的为了适应外太空的严酷环境,器官与机体能量经过改造、强化的新型人类,该语词现在成为了科幻常用词。自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的《神经浪游者》(1984)后,赛博(蒸汽)朋克类型一直在各种科幻写作中变形演化。在义肢科技与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进步之余,网络上的爬虫(web crawler)已经占有所有网络活动的三分之二,再加上人类渐渐变为机器收集大数据的工具等现象,我们可说是已经活在赛博格的世界中。《攻壳机动队》、《无敌金刚》、《铳梦》、《机械战警》都是此思考的延伸。人机结合、增强人类甚至超人类(transhuman)正是我们迈向未来的现实过程。

post image

2019年6月1日-6月2日

举办“写作松”,参赛者在象山艺术公社的独栋别墅中进行48小时写作马拉松。
比赛流程安排为:开幕式-组队(可在赛前组队,组队人数不超过4人,可单人为一队)-写作-报告。“写作松”现场会持续提供零食饮料补给,场地还设有科幻电影放映、作品展示、vr游戏等,此外现场还将布置主办方针对科幻议题整理的社会现实数据。

相信在充分开放的交流中,各位能为科技人文的未来贡献活力,为社会与技术发展贡献批判力。

- 象山艺术公社 - 

post imagepost imagepost image

“科幻写作松”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中的特别项目。​首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以“青春•观•世界”(Veni, Vidi, We Young)为主题,以“游戏”、“科幻”和“公社”作为核心概念,试图通过艺术的创造与想象,探索时代青年的“世界观”和“青春观”。2019青艺周将以新落成的象山艺术公社为“燃点”,在5月24日到6月10日之间,用“展、演、坊、论、市、戏”六大板块的活动内容,点亮暮春夏初的杭州。

post imagepost image

 三、评审与发表

评审环节会邀请科幻写作松讲座嘉宾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作评委,我们将把各小组/个人的作品以及报告演讲视频发给评委,计划在比赛结束后两周内公布评选结果,以网络社会研究所为官方公布网址(http://caa-ins.org)。

奖项以科学硬科幻社会科幻女性主义科幻赛博格科幻四类别创意评选出4个优胜小组/个人,奖金共人民币12000元;4个优选小组/个人,奖金共人民币2000元,各小组/个人500元。

所有获奖个人/组别都有时间再次修改其作品,最终将收入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的《寰宇社交的故事集》一书。所有参赛者都会获得一份纪念奖状。获奖作品将视为同意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的微信公众号与网站发布,其他参赛作品经作者同意,我们也将择优发布。

“写作松”参赛者作品后续发表时,署名需提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科幻写作松——寰宇社交的故事”活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预祝各位享受整个活动,结识新友!

post image
参赛招募 | 科幻写作松——寰宇社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