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国际讲座 11# -1 2017 8/23 zoom 讲者:黄孙权 整理:李雁军、关茂铟、申童、仝昭祥
第二届网络社会年会主题为:与列斐伏尔前行:数码时代的空间政治经济与日常生活批判,会前网络社会研究所组织了列斐伏尔核心文本精读讨论班。本文为第一次“课程说明会”zoom录音整理。 课程讨论hackmd: https://hackmd.io/s/rJz-K1MuW
Henri Lefebvre的書並不難,然讀遍讀懂很難。一方面他是狂想曲式寫作,發散闊延而能掌握整體;二來他的著作很晚才進到英文世界(以至於Soja的《第三空間》引起抄襲之說),更有可能是他的哲學用來生活實踐的,不僅拿來思辨或當代藝術。從計程車司機的經驗到成為68學運的夢想製造師(讓想像力奪權),1945年後為法共主要的理論哲學家,到棄之與情境主義走到一塊,之前他關心黑格爾與國家主義,後期則轉向城市,日常生活與空間。他不但影響了諸多法哲(如傅柯稱讚法國最聰明的人Michel de Certeau的《日常生活實踐》),也更徹底改變了空間專業理論,《空間生產》英文版問世後,及其後繼David Harvey正是將馬克思主義重新注入空間,都市革命與城市規劃等專業的開創者。因為如此,我們不要再唸二手評論,不要將藝術評論當成革命文本。Another walk withe Lefebvre, 與他一起前行,啃文本要像計程車司機一樣的深入城市心臟那樣的讀,即便日常生活的第一冊法文版寫於1947年,第二冊於1962,第三冊完成於1981,在數碼時代也毫無亙隔,我們要讀,我們才不會過期。-- 摘自黄孫權老师朋友圈
列斐伏尔是我非常喜欢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或者也称之为都市理论者(urbanist),一般来说我们会称他为哲学家。我之所以喜欢列斐伏尔的原因是,他跟一般的哲学家比起来更麻烦,更复杂。 简单来说分为两点,第一个原因是,他在二战前写了博士论文,而战后他是法国共产党的“首席哲学家”,所以他一直对社会主义、改革、环境正义,以及对人抱有梦想,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些问题非常关心。当时阿尔都塞等著名的知识分子都是法共的成员。法共在1947年左右就拿到了百分之二十六的选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党。但后来列斐伏尔与法共渐行渐远,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提倡都市革命的概念,或者说接近城市的权力(right to the city),《接近城市的权力》(le droit à la ville)是他早期最有名的一本书,一直得不到法共的重视,加之他后来常常批评法共,尤其是斯大林主义,法共就停止了很多和他的合作计划。后来他就慢慢跟国际情境主义者混在一块,像是居伊德波等,居伊德波也是他学生。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团体,眼镜蛇团体(Cobra Group),它是以一群欧洲的艺术家为主构成的组织。往后,大概60年代,他在法国南特大学教社会学和哲学。在教书之前他做过计程车司机,写过剧本,以及一些不成熟的诗等等,他这辈子写了数量庞大的文章,也出了许多书。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非常复杂。但他的复杂又不像其他一般的严格的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那么无聊,他是复杂且有趣的。
第二个原因是,他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这本书对空间相关的专业影响非常大,例如建筑或是都市规划。福柯在70年代写过一篇文章〈Of Other Spaces: Utopias and Heterotopias〉,异托邦(Heterotopia)首次出现于此,标志着70年代在哲学理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转向(spacial turn)。各位知道,空间理论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科学理论,在社会科学中最早被承认拥有学术地位的是历史,从十四世纪有大学开始就有历史系。而到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都市产生了很多聚集的问题,才开始有了社会系(学)。但“空间”一直到70年代以后才被承认是一种学问。这跟两个人很有关系,一个是列斐伏尔,另外一个是福柯。虽然列斐伏尔一生甚少对福柯关于空间的写作进行评论(原因我们会在之后的课上细说),但这两位应该是惺惺相惜的,他们基本上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列斐伏尔稍年长一些。 空间专业在1970年代左右是没有任何博士学位的,不论是建筑、景观设计、都市规划都是不需要博士学位的,只需把房子盖好即可,就和以前艺术不需要博士学位一样。那么建筑学博士需要干什么呢,空间专业可以开一个博士学位吗?这一直都是辩论不清的。我记得,一九七几年哈佛才开始有建筑设计博士学位,这是空间遇到的麻烦。自列斐伏尔写了《空间的生产》之后,空间才被抬到台面上来,算是一个真正必须理解的学问。我们脑中可以浮现出一个三角形——“历史、社会、空间”,对列斐伏尔来说,如果不理解空间,就不可能理解历史和社会,反过来也成立。这是列斐伏尔最重要的贡献。他的后继者,如大卫·哈维,有非常多的理论追随列斐伏尔,可以说他们两位是首次将马克思主义“重新灌入”到地理学和空间的讨论中,将空间思考马克思化,这两人构成了非常重要的传统。这也是为什么我会特别受到列斐伏尔的影响。 选择讲列斐伏尔还因为接下来在11月中旬要举办的第二届网络社会年会(主题“与列斐伏尔前行:数码时代的空间政治经济与日常生活批判”),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么一位著述丰硕、影响深远的法国哲学家,我们必须要有重新的认识。 课程的编排方式很简单,不念任何二手文本,不看任何评论,完全从列斐伏尔本人的文本开始。我相信这是进入一位哲学家的思想最好的方法。但是,且不说中文版,列斐伏尔的英文版翻译都很有限,他一生写过六十本书,三百篇文章,翻译成英文本的只有不到十本,翻成中文的几乎没有。所以如果在讨论中各位对列斐伏尔的文章特别感兴趣的话,也许以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个编辑翻译的团队来翻译他的书。 列斐伏尔的独特之处还有一点,在他的时代或是稍晚一些有两派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一派是所谓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以阿尔都塞为代表,各位都很清楚他的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比喻,下层结构指经济物质的结构,上层结构即是文化道德法律艺术等等的结构。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认为下层结构完全决定上层结构,一直到阿尔都塞以后,他将这种看法更理论化了。也就是说,下层结构并不是单方向地决定了上层结构,而是用意识形态的召唤去决定上层结构,这在阿尔都塞那本最有名的书——《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里头写的非常清楚。这一派也就是所谓严谨的、科学的,反人文主义式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各位也就可以想象,当初的阿尔都塞对列斐伏尔这种爱做梦,写写诗,关心的议题很广泛的哲学家是有点不满的。那第二派就是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新左派。新左派后来变得很惨,我的意思是,他们最后都变成娱乐版的主角了。他们关心音乐、关心戏剧、关心电影,换句话说他们认为革命已经不可能了,革命可能就在日常生活里头,所以重要是从日常生活里头起义、搞各种颠覆、重新解读文本。他们的努力跟国际情境主义者很像。 我觉得列斐伏尔最特殊的地方是,他企图或尝试综合这两种力量。我们的确需要一个结构的、整体上的认识。列斐伏尔用了很多和总体性(totality)相关的字眼,比如作为总体性的城市(City as a totality),你必须全局地来认识这个革命的力量,你要把日常生活当做一个总体性,而不只是分析和拆解日常生活呈现的各种单一面相,因为那不见得有用,这大概是列斐伏尔最特别的地方。他的哲学位置,以及他分析事情的方法,都在这个总体性里头,从而重新在日常生活里面找到力量。这是列斐伏尔非常重要的贡献,与之前提到的两派都有所区别。
接下来我们浏览一下文本,这次的读本都是英文,我所知道的唯一一本中文译本,是台湾在六十年代出的,叫做《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这本书也很巧妙地成为唯一的中译本,这是列斐伏尔早期在关心国家的理论时写的。列斐伏尔在早期是非常关心国家的,他从黑格尔、马克思出发关心一些与国家政权(state)有关的话题,他早期写了很多关于国家的理论。后来他离开法共,就很久没有写跟国家有关的题目,一直到80年代,他快要封笔之前写的一本书又是谈国家的(State ( De l’etat , 4 vols, union G’en’erale d’Edetiions ),他重新回到国家这个话题,因为他觉得如果所有革命的努力跟革命的对象,最终不能解决国家的问题或对国家进行深度思考的话,那么中国革命的失败和苏联革命的失败都无法避免,所以他在1980年代左右又回到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
我们先看下第一周的这本书——《书写城市》,(阅读安排:《书写城市》第一部分,简介;第二部分,接近城市的权力) 为什么要念这本书的“简介”呢?这篇文章的作者其实不是列斐伏尔,而是英文版编者,它非常重要,我建议所有人都先读一下。因为这篇文章是列斐伏尔所有的思想的传记,所谓思想传记,不是交代列斐伏尔在哪里生、在哪里念博士、在哪里开计程车,而是介绍他所写过的一些主题,比如关于城市跟空间、关于乡村社会学,关于建筑,关于时间等等,介绍了在哪个年代他关心过什么事情、有什么著作,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描述,为初步理解列斐伏尔是很必备的。 第二部分有非常多小章节,它当初是一本小册子,《接近城市的权力》是列斐伏尔的成名之作,早在1967年,也就是六八学生革命运动之前写就的书,1967年的法文版叫做《Le droit à la ville》。大家可能知道,1968年学运中,学生上街游行拿着的横幅、大字标语很多都来自于这本小册子,比如“接近城市的权利”、“让想象力夺权”,这种非常漂亮的口号。所以这本书几乎奠定了列斐伏尔在法国学生和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我们要花一点时间来看看这本书。 第二周阅读《书写城市》的另外两个部分,(阅读安排:《书写城市》第三部分,空间与政治;第四部分,访谈:问题重重的都市;《都市革命》,从城市到都市社会;都市神话和意识形态。) 第三个部分是关于空间和政治的,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讨论;第五部分是访谈,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大家会更加容易理解列斐伏尔为什么那么注重城市问题,特别是他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跟当时的法共讲,法国共产党必须要有都市政策。各位知道,都市政策不是狭隘的都市规划,而是我们对城市的发展、对城市所保障的市民权、对城市所提供的休闲服务的所有设施,以及教育、医疗、住宅等应该要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列斐伏尔认为城市就是人类的居所(habitat),所以任何政党或理论家如果看不到城市,就不可能成功。后来有很多人都不断的引用这句话,“ 任何一个解放的理论,如果没有跟空间解放的理论一起产生,那么革命一定不会成功”,这个概念主要就是来自列斐伏尔。
第二周的另一本书 《都市革命(The Urban Revolution)》 相对来说比较小,它有一点重复《接近城市的权力》的某些观念,但讲得更清楚了。如果说写作《接近城市的权力》时,都市对于列斐伏尔来说是一个本体论的思考:怎么把城市视为总体、怎么面对它处理它、让它产生革命;那么《都市革命》就更有策略,他认为都市革命是日常生活片段化、神秘化、物化的唯一解药。所以在这本书里,他很清楚地描述了为什么要都市革命。大家会在大卫·哈维后续的著作里面看到这样的概念:要谈革命就只能在城市里面谈革命。这跟苏联、中国的革命模式都不太一样,各位可以比较一下。这是《都市革命》 的主要内容。 我们主要念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从城市到都市社会”。各位以前如果听过夏铸九老师的讲座就会知道,在中文里,尤其是中国大陆的译法里面,对 city 和 urban 完全没有区分,可是在英文里面,city 和 urban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学术的范畴。city 是韦伯所说的,有市民权、工会、行会的城市,而 urban 是一个空间治理的体系。所以当我说“从城市到都市社会学”,已经涉及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各位要留意,当我们在谈城市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当我们在谈都市的时候又是在讲什么,这两个词有非常基本的区别。第二部分是“都市神话和意识形态”,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那接下来第三周我们要进入到最复杂的部分,《日常生活批判》。(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册,前言(Michel Trebitsch著);第二版前言。) 这部书有几个版本,1947年他就写了第一册,1961年写了第二册,第三册在1981年才完整写完,时间跨度很大,所以各位会看到越往后,特别是第三册,有非常多部分是对第一册和第二册的补充。后来Verso出了一个版本,还有一个版本是很厚的三册合一版本。 这周我们念两部分,一个是 Michel Trebitsch 他写的前言,另一个是列斐伏尔自己写的导读。列斐伏尔很可爱,如果是他自己写前言,他会写得非常非常长,像一个小手册一样,生怕别人会误解他,所以念完他写的前言,就大概知道这本书所有内容。 我们先念 Michel 的前言,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很清楚地交代了整个日常生活批判在列斐伏尔的写作生涯中的位置,同时也稍微交代了在法国和美国的特殊状况下,日常生活批判在社会学、哲学、建筑和空间的规划上影响了多少人。 那第四周我们进入到“马克思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批判知识”。(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册,第一节、对一般性基础的简介;第二节、日常生活的知识;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批判知识;第四节、马克思思想的发展。) 很多人提过,列斐伏尔和卢卡奇在知识上都有一个大转变,从哲学上的本体论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意思是说,他们没有放弃最初形塑本体论的想法,但后来他们是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回过来思考我们的存在。第四周的这些部分,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资本论》、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和大纲,重新回过来讨论日常生活。
第五周的主题为什么叫做“什么是可能的?”(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册,第五节、记法国乡村的一个星期天;第六节、什么是可能的。)
1950年代,在法共还很红火的时候,列斐伏尔写过一本小书,法文标题翻成中文大概叫做“我们知道什么”(“Que Sais-je?” What do we know?)。这本小书当初在法国学生中也流传非常广泛,我看不懂法文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的诱惑力。他一直在问,在现代我们到底知道什么,以至于什么东西是可能的,这是列斐伏尔非常关心的两个问题,也是他非常哲学式的发问。所以第五周这篇《什么是可能的》虽然很短,但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法国乡村社会是列斐伏尔关心的支线,他出生于法国乡下,写博士论文也是在乡下,对乡村有很多个人的情感,理论上他觉得乡村并非仅仅是浪漫的反都市论的地方而已,在南特教书期间,他也特别开了乡村社会学(rural sociology)的课程,我们可以看看他的观点。 第六周要读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册。(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册,第一节、清理场地;第二节、正式实施) 第一节比较复杂,他用了非常多一问一答的方法,来帮我们清理以前所有关于日常生活知识的论述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现象学、结构主义、心理学还有传统的都市和建筑学对日常生活的解释,他重新清理了有毛病的地方,所以这一节叫做清理场地。他会概述某个流派的看法,接着是他自己的批判,是以这样的方法写成。 第七周是第二册后面的章节,跟语义学有关。(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册,第三节、特定范畴;第四节、语义场理论。) 语义学非常麻烦,很多人不见得同意他在这个部分的看法,特别是比较纯粹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觉得一个左派去谈能指、所指是特别莫名其妙的,就好像在工人面前整天谈诗和做梦一样错位。而有些建筑师也挺讨厌符号学的,因为学建筑的人把房子盖好就成了,现在你跟我说建筑也有能指和所指,好像做一个形式就必须思考它背后的意义,就要陷入这种意义讨论的无限循环里了,所以很多建筑师非常受不了。可是有很多建筑大师,比如扎哈,或者其他一些建筑大师,他们特别喜欢语义学对吧?他们会觉得,你不要小看我的建筑,我的建筑在形式上是特别有意义的。他用形式来说明了某一种特定的规范,他把自己当做艺术家来处理建筑。那么问题就来了,做得好呢,你可能是非常高端的建筑师,做的不好呢,就是二流的形式主义者。所以这一部分有些麻烦,大家要花点时间过一下语义学的部分。 列斐伏尔觉得语义学对于理解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这部分其实对居伊德波写《景观社会》影响很大,德波的很多洞见和观点都源自列斐伏尔。德波是列斐伏尔的学生,但后来他们有点分道扬镳了。简单讲,列斐伏尔觉得居伊德波这些人玩得缥缈了、太学术了、太符号了,以至于离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后来列斐伏尔和情境主义国际这批人也没有那么的近了。 接下来第八周回到传统的马克思所谈的积累理论。(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册,第五节、积累理论和非积累过程;第六节、关于时刻的理论。) 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社会破坏了所有日常生活的时间、空间、历史性,我们都非常清楚这是积累造成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是反面的、非积累的过程?这个非积累的过程可能存在吗?它对日常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这是第二册结尾所谈的问题。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时刻”(moment),这是非常情境主义式的概念了。时刻通常会和所谓的节庆、嘉年华以及革命有关,它还可能跟游戏有关,比如列斐伏尔曾经写过一句重要的话,“游戏是先于社会的”,意思是说游戏自身的规矩可以在短期之内不受这个社会既有规定的限制。从这里发展出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在革命游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好的行为艺术,在和警察冲突时你会看到技击术,在社会游行的时候会看到很多标语和装置艺术。你可以看到很多时刻,在那个瞬间、那个特定的时空里,既有的社会规范被突破了,这对列斐伏尔来说就是时刻。所以说这个“时刻”是非常情境主义式的说法,在列斐伏尔晚期的作品里,时刻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是在谈非积累过程的时候,时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三册的写作与第一册已经相隔34年。(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册,第二节、非连续性;第三节、结论:结果和前瞻。) 大家知道,近40年来,我们连家电的变化都非常大,列斐伏尔那时候已经去过加州了、看过IT产业了,这是他1947年写第一册时完全无法想象的。所以后来列斐伏尔又说,什么叫接近城市的权力呢?就是人们有接近差异的权利(right to the difference)以及接近资讯的权利(right to the information)。这是他80年代看到加州硅谷的发展之后有的感想。所以第三册有点像第一册和第二册的更新版本,他开始注意到资讯,注意到家电的革命,突然意识到他以前对科技理性的攻击都太过简单了,情况已经比他在写第一册、第二册时更加复杂了。这就是他第三册的重要观念。
第十周很特别,因为米歇尔·伽狄勒(Michael Gardiner)要来我们的年会。(阅读安排:《日常生活批判:一个导论》) 照理来说,我们在读列斐伏尔时,一般会把他的书安排在开头,但是我故意把他放在最后面,因为课程结束后Gardiner会来参加年会。我们可以趁着他快来的时候认识他。米歇尔伽狄勒一方面重新整理了列斐伏尔的学说,另一方面他还做了很好的导读工作。他的书名的副标叫做“一个导论”,除了列斐伏尔,他还整理了从居伊德波到福柯到德塞托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我们先读列斐伏尔自己的书,再来看看伽狄勒整理得如何,这时候我们才有和伽狄勒对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