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与报纸

原载于2010年1月12日个人博客

2009年对报纸来说,是开始被互联网彻底渗透颠覆的一年。

美国多家报纸不是停出印刷版代之以网络版,就是在网络新闻浏览收费上动脑筋,直接原因是金融危机下报纸广告收入大幅缩水,深层原因是大批读者离报纸而去,以往只有报纸能提供的资讯有的是其他途径可以轻松获得,而这个途径就是互联网。

在2009年,创新应用服务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为报纸送上封喉一剑的,便是Twitter于2006年首创、只允许用户发布140字信息、告诉大家“我在做什么”的微博客(microblogging)。

说微博客为传统报纸的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并不为过。国外的伊朗大选争议、迈克尔•杰克逊猝死、老虎伍兹车祸引发的出轨丑闻,国内的央视新楼失火、石首事件、《财经》杂志变局……这些热门新闻第一时间、第一手材料、第一信源都来自于以Twitter为首的微博客,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无不后知后 觉、随后跟进。在跟风炒作的传统媒体中,如果说电视有声光电直观视觉冲击的优势、杂志有全面描述、深度分析的长处的话,报纸则是一无长物,迹近一败涂地了。

和报纸相比,在微博客的世界里,没有版面栏目,没有编辑记者,没有体裁要求,有的是随自己意愿订阅关注信息的用户,有的是通过手机、电脑上的各种web页 面和第三方客户端阅读输入短信的途径,人人都是新闻的制造者、见证者、传播者、评论者。微博客让新闻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一个信息传 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是,微博客让被动的新闻读者变成主动者、由新 闻推动激发的行动者──伊朗的选民通过Twitter传递信息、协调行动,上街表达心声,中国的网民用微博客发起寄送明信片活动,把不幸身陷囹圄的郭宝峰 “喊回家里吃饭”。

没有人比Twitter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领悟的更透彻。他在去年12月27日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表示,与其说Twitter是个社交网站、 是个迷你博客服务,不如说它是一个由全世界乐意发现分享动态新闻的人们驱动的实时信息网络。全球用户数超5000万的Twitter在去年早些时候悄悄把 口号“你在做什么”改为“正在发生什么”,正表明了这点。

面对微博客如此强大的信息网络,面对人们正在养成随时用手机上网玩微博阅读发布信息的习惯,报纸还能做什么?就纸张介质而言,除了与杂志交融,从“新闻纸”变成“观点纸”,让读者在没有网络信号或电源的封闭时空(比如高空飞行中的机舱内)里慢慢浏览阅读,并没有第二条出路。就品牌而言,如果某些优秀的报纸代表着独特有价值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能力(如华尔街日报),无所谓在什么介质平台呈现,只要能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接触到、传递给目标读者,并与读者形成黏性互动关系。

如此一来,凤凰涅槃的报纸和微博客反而能共生互利。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都市报如华西都市报、新闻晨报、扬子晚报等在新浪微博上都注册了账号,一般用来推 送网络版的报道链接,而真正用活微博客的倒是《创业家》杂志,它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报道链接不是推送而是分享,还评论转发其他用户的信息,与杂志的编辑记者读者互动呼应、打成一片,并把微博上的精彩内容搬到杂志上去,《创业家》杂志的编读往来、选题素材的来源、报道的反响讨论、会议论坛的推广举办, 都在微博客上获得最新鲜直接的信息和反馈,并经营与读者受众亲密的感情关系。

至于报纸和微博客的结合,盈利模式和前景如何,则是另外一篇文章的题目了。

Loading...
highlight
Collect this post to permanently own it.
Proof of Writing logo
Subscribe to Proof of Writing and never miss a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