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期碎银子虽然看似由卡哥执笔,但为了尽可能传达出卡哥体会到的那种「我还能再和生活对拉 300 回合」的斗志,我(吴十一)也贡献良多,敬请诸君品鉴!
Ps,因为给卡卡改病句,小吴老师呕心沥血、精疲力尽,本期无法与大家相见了。
卡卡的挥洒时刻 ( ^ O ^ )
蛮久以前我看了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瑞典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最近又看了国产电影《妈妈》,关于这两部都探讨了生活遽变和生死的电影,我难得地有一些充满希望的感悟想要分享给大家!
欧维那部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狂野地概括一下:这是一个名叫欧维的男人想死又死不成的故事。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触并不深,只觉得北欧那种疏离又隐隐有些亲近的邻里关系略迷人。
最近再次回想起这部电影,我猜测欧维最开始选择自杀的根本原因,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妻子去世,更可能是他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他精心维护的社区已经不需要他了,工作了一辈子的工厂也不需要他了,妻子去世了,他们也没有孩子,他在这世上已无牵无挂,所以他选择去死。
这让我想起我奶奶在世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奶奶岁数大了,得享清福,所以什么家务都不会让她沾手。但可能越是这样,她反而越是会感觉到自己活着没有用,什么都干不了,什么忙都帮不上,时不时地开始强调自己要穿什么样的寿衣。
后来我渐渐明白,跟欧维因为帮助邻居而忘记自杀一样,其实稍微让奶奶洗两三个碗,折几件衣服,她好像反而会活得更有「存在感」,不会再天天想着「老而无用,还是死了最好」,这种想法既狠狠折磨着她,也狠狠折磨着我们。
所以与其说大家需要活下去的意义,不如说是不管多少岁,人都在寻求和其他生命的连结,和家人的连结,和朋友的连结,和邻居的连结,甚至是和猫猫狗狗的连结。有了这些连结,就像是风筝有了牵着它的那根线,人就不会轻易地选择狗带。
举一个不太恰当但比较形象的例子,我玩 A 网游时认识的网友,如果陆陆续续退游或是去玩别的游戏,且我并没有新增好友,那我很快就不会再打开这个网游了,这大概可以被类比为「我」在 A 网游因为失去所有连结而选择了「自杀」。
其实我们生活里常见的做家务,帮助邻里,激情观赛,甚至给明星打榜、做数据等等行为,都是在加深和其他生命的连结,有时候看起来是助人,但实际上更可能是自助。
之前提到的《妈妈》这部电影,其实也和《欧维》一样,一开始主人公的生活也处在一种看起来毫无生机的「稳定态」,如无意外,感觉这种「稳定态」可以一直持续。
但生活就是不停地会有意外,《妈妈》的意外是女儿生病,《欧维》的意外是欧维的妻子去世+ 欧维被工厂辞退,当然这些事都非常令人痛苦,但如果奋力挣扎一下,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比如母女之间扭曲拧巴的连结变得顺滑紧密,欧维则重获社区参与感,邻里关系重新加载成功。
所以那些让人痛苦的意外,也许恰恰好是打破如死水般平淡生活的一块巨石,从这个角度来说,日剧《家政夫三田园》里有一句话特别适合和大家在艰难时刻共勉:
太拼命的话,反而不会死呢!
希望大家都能扛过「巨石」迎来「新生活」,也欢迎大家通过网页评论或直接回复邮件与我们分享你的「巨石」和「新生活」,下期再会 ( ^ O ^ )
吴十一&卡卡
❤️
如果喜欢我们的newsletter,现在可以直接把链接分享给朋友们啦(转发邮件也可以哦),让我们一起红尘作伴、潇潇洒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