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只是牛市现象?

系统1的一些瞬时感受与疑惑

刷到这么一则cast:目前看来,DAO是牛市现象。

也就是说,牛至DAO生,牛走DAO死,随市场逐流?

再联想起在Protector(治理研究小组)的自由讨论:

假如说Nouns是失败的实验,失败在哪儿呢?

严格上来说,Nouns失败指的是Nouns改革的失败。

第一轮Nouns的NFT拍卖+治理的机制走在了最前面。然后抓住了NFT热潮的timing,团结了一帮KOL,积累大量的金库。

这一轮的成果是形成了几个大多头,各种小圈子,以及各种治理基础设施。这一轮做的很好。

后续漫长的熊市,各种压力促使社区里几个多头被迫找方向。转型转到Fork机制,以及对之前做内容搞文化的路线更激进的支出,且几个大多头没有拦着。把自己转型转的转失败了。

转型的时候为什么大多头不拦着呢?是对未来过分乐观吗?记得 Fork 那会,我还想过,会不会一票否决权就动用起来?然而 4156 他们好像冬眠了一样……

不知道,每一个大多头都拥有逆向的判断能力。Fork的激励错误问题,扩大开销来威慑。4156关社区之后,各种投票一直被批评,也不说话。没有战略能力。从结果上来看,是这样的...

“战略能力”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商学院老师会调侃,战略可能是事后总结,根据结果去倒推做对了什么决定。对于Nouns这种一Noun一票、日增一票的模式,如果说是战略失误,那到底是谁的战略失误呢?是创始人Nounder?还是big holder?而经历了3轮Fork,big holder的格局又不断变换。

Nouns的一路低走,到底是天时地利不凑巧,还是人/集体决策失误呢?

“人和论”的代表,小企鹅Elie,他认为也许换一帮holder就能成功。

还是如Rafa所说,DAO本身就是牛市现象?又如Elie的话风一转:也许这个实验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Fork前,Fork后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很容易从事实层面得知信息,但是转换的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黑匣子。

上面的对话里隐藏了一个思想实验:假设当初没有Fork会发生什么?为什么Nounder们不一票否决掉Fork的方案?

对比诸如BAYC的一众蓝筹NFT,Nouns只是反映了NFT市场的萧条,它并不是例外的那一个。假如没有Fork机制,它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萧条:拍卖价格与二级市场价格暴跌、国库余额锐减?

当我卡在这个思想实验时,突然冒出了带点虚无主义的情绪化表达:

Rafa给了我一个相对理性的回复:
它们更像是随着市场周期的变化而扩张和收缩——与贸易机构相同,但可能更不稳定。 但与正常周期类似,很多企业在牛市中出现。

Loading...
highlight
Collect this post to permanently own it.
lilping logo
Subscribe to lilping and never miss a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