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别学术以后我突然获得了对理论的理解自信,或者学者们写得让别人看不懂也有助于保持他们的自信,希望这篇好懂!
朋友,你好!工资租金理论就是: 工资=购买某等级技能的劳动者的时间的费用≠劳动者在该时间内产出的价值。
可以推出一些结论,比如:
1、能摸鱼则摸鱼,因为工资是“你个人的时间值多少钱”。至于是不是劳动时间,嗯,老板认为在劳动就是劳动了嘛!
2、技能水平是会随着时间贬值的,可能的原因包括:社会总体生产力的提高,行业平均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体力脑力的下降,别人说你不行你就不行,通货膨胀,经济下行等等。消耗品的“买新不买旧”,劳动者的”时租”是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的,薪资倒挂和35岁危机都可以如此解释。
此外,35岁危机从也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很多岗位不需要那么高的技术和学历,只需要一个识字体力好能熬夜的劳动力而已,对于会出现35岁危机的岗位,继续教育并不能保住这份工作,更别提升迁加薪,因为用人单位不需要额外的技能。
3、长期来看,我认为挣钱多少和个人能力成正相关,但我不认为“日常工作”能提高能力。以我的经历来看,我觉得自己“变强”的节点往往是“为了我自己好”的情况,比如写《新话速成指南》那段时间我忙着写一个署名的报告,而这个报告直接导致我被拎到总部工作,这样的机会很少。
又或者我在去年夏天进行的《在仕事中保持平静》的尝试,几乎治愈了困扰我十几年的社交焦虑症状,目前我还是感到焦虑但并不会干扰我想做的事情。我的newsletter都是在空闲时间写的,在下班以后也要思考一些选题,尝试写作,也有废案,才会保持现在这个不稳定的更新速度。虽然newsletter不挣钱也不打算用它挣钱(一些固执,我觉得newsletter不赚钱,我才能想写什么写什么。)但这件事让我迅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获得了更多智慧(如果我有智慧的话)。
4、既然工资是上班时间的租金,而不是你这个人(或者智慧生命)的价值,我觉得应该把脑力更多用在上班以外的时间里,创造“为自己好”而不是“为别人好”的东西,并且依靠这些来更新自己的简历。智慧生命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但不应该被“打工”控制半辈子,社畜是没有未来的!
5、不要成为包子厨房里切葱丝的人。这是个古代故事,大概意思是有人请了个厨子,说是曾经在某个达官显贵家的包子厨房工作,但是这人不会做包子,细问才知道这人是专职切葱丝的。人们在岗位上不可避免地都会变成螺丝钉,变成做包子的一环,我会希望自己能够学习做包子的一切技能进而学习整个的厨房技能。因为职业总是会被淘汰的,部门也会被裁撤,实验室会因为行政的某个无关研究的决定而关闭。谋生手段如果太依赖“体系”,“组织”和“平台”,会有很大隐患,或许有天就不需要手切葱丝这个工作了,或许不需要那么多人切葱丝于是开始卡葱丝切割专业本硕博985了,到时候怎么办?
6、既然工资=购买某等级技能的劳动者的时间的费用,那么理论上,提高自己的“评级”是提高工资的方式,这是一种途径,需要跳槽或者换岗位。另一种途径是,劳动者自身(因为用人单位真的不会管)要实现从”普通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转换。人话就是从给别人干活到给自己干活的转换,包括不限于创业,副业,个人ip,分红,稿酬和专利收入等等,所以尽量找能够方便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工作,产出自己署名的价值的工作,这样的收入才是别人拿不走(拿走就要打官司)的钱。
7、工资只是占用你那段工作时间的租金,因此不要为了工资牺牲“除了上班时间”的任何方面,包括不限于生活、人际交往、健康、精神状态、价值观等等。“少亏点就是赚了”,如果不擅长薅单位羊毛,至少要抱着这样的想法去上班。
去年写了警惕毒性工作和在仕事中保持平静的文章,现在看来也很有趣。
希望你财源广进不劳而获
中禅寺千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