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话速成指南

朋友,你好!总之我写出来了,挺没意思的一篇文章,但新话本质上也是无聊的和太多障眼法的东西。

语料的分类

我想先建议读者了解卡片笔记和如何给笔记增加标签。我这里不做纸质或电子笔记的推荐。但我们需要把文章拆解成卡片,这是基础。

现:描述现在情况的语句。

历:描述过去或历史的语句。

未:描述或展望未来的语句

定:固定的词语和论述,其中又分为:

  • 上:某语句的上级概念

  • 下:某语句的下级概念

  • 同:某语句的同义替换概念

如果某语句作为主题,并且使用平行分论点结构的话,要么全从上级概念选分论点各自成段,要么全从下级概念选。 同义替换概念用来在主题那几个字出现的时候接话凑字数。或者想不出上级下级概念的时候打开思路——选择同义替换概念的上下级概念。

雅:古语句子,对仗句子,名人名言,总之就是读起来非常董卿或者罗翔的句子,雅句往往用在段落开头处。

经: 这里专指业内文件、领导指示。最经常用在首段,也可以用在分论点作为引用论证,引用经的时候要写出具体的时间地点。

据:数据、例子等,用在段落中。

新话的结构

概括地说,就是总-分-总 的结构嵌套。总段开头段经常使用名人名言,或者朗朗上口的对仗句,更重要的文章开头段必写业内文件、领导指示。之后围绕全文主题写一些直接相关的话,凸显主题的极端重要性。总段结尾段往往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表达积极的态度和决心。

“分”的部分,如果想回顾历史应放在分段第一段,如果回顾历史,则应该使用具有明确时间标志,或者让人能明确确定时间的的排比句。但绝对不要出现具体的年月日(除非引用当时某人说的原话),回顾完历史可以以“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来重申论点的重要。

“分”的部分也可以使用若干平行主题作为分论点。如何确定哪些属于平行主题呢?要看别人的新话文章,如果某几个词在别人那里是并列的,你在输出新话的时候也可以并列。

如果采取了平行主题并列的结构,则每一个平行主题独立成段。第一句话:平行主题对总主题具有某种意义。第二句话以后就可以输出所有平行主题有关的语句。这些段中语句可以写:该论点固定套句,引用(经的内容),现在的成绩,佐证数据(据),现在的问题,等

注意:分的部分以四五点(段)为宜,除非是写大型报告可能会有七个小标题。

除结尾段的最后一段可以输出做法,也就是动宾结构的句子。这时第一句可以写一些现实情况的句子,如“面对xxxx,xx”这样的句子。

尾段往往提振信心,让文章洋溢积极向上的氛围。新话的标题不一定完全概括文章,带主题词的积极向上的号召语句更常用。不必担心某种新话搭配是否符合中文语法,在新话里语法让位于发布单位和个人的行政级别。

新话语料的记忆

绝大多数时候新话不需要记忆,念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遇见了艰难的需要脱口而出的情况。我的通用流程如下:

1、选择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或一组句子),逐字读一两遍,让脑子里有印象。

2、回忆你想起来的词,在文稿中标出来。再读,注意记忆你标出的关键词的前后语义或者逻辑关系。

3、继续尝试复述和增加关键词,直到你感觉这是一句语义通顺,要点比较全面的话。换下一条。

4、第二天看着你记下的要点回忆这句话,并和原文对照。

如果是背若干分论点,那就先记住有几个分论点,把有分论点的那几句话放在一起先背住。再背后面的话。仍然是关键词和大意正确即可,不必纠结是“提高”还是“推动”等搭配的问题。

一些补充说明

对于《指南》的读者来说,新话不是写出来的!或许简中网络意义上的山东人自带新话天赋,但对新话苦手而言,永远不要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写!你需要做的是先找五到十篇同类型文章,然后把它们拆成上面的分类,然后一类一类读、删除重复句子、替换表述。按照《新话的结构》参照你找到的文章,组合起来。变成一篇引用和数据准确但你没眼看的东西,把它交给修改的人(你的领导或外援)。根据他们的意见继续修改成你仍然没眼看的东西。但那时这篇新话就变成了别人觉得能用的东西了。

我在新话行业深耕多年才意识到,无论多“好”的新话在我这里就是没眼看,这是由新话的性质而不是我的写作水平决定的。新话是一种语言惯例,它在某些行业中的工具性使它长盛不衰。一个人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在拆解新话的过程中,会发现有趣和讽刺的细节。

我在确定标题的时候想到了今年是一本虚构小说标题的40周年,但我突然不想玩梗,我希望读者快速学会新话,这样你们就可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有益的活动上,这对我而言是比隐喻更有价值的事情。

有时修正命运并不十分容易和快速,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有的智慧生命需要先谋生,先摆脱痛苦的案头工作再想别的,这篇指南是写给这样的生物的,希望今年大家都活得容易些。

给您拜年的

中禅寺千姬

BACK TO DIVERSITY logo
Subscribe to BACK TO DIVERSITY and never miss a post.
  •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