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card cover image
《武替道》 有睇到好過冇睇到
Blog icon家明雜感
《武替道》開始很不錯的,竟然把觀眾一下子領回八十年代。一段動作打戲,男主角在商場內追捕大反派,迎戰一班僂儸。該段戲,由配樂、配音對白到動作編排,都大有八十年代港產動作片的味道。取景地點是尖東的半島中心,舊式商場裝潢,利用扶手梯作戰場、嘍囉被狠狠地撻得攤攤腰等場面,又特別要叫人想起成龍1985年《警察故事》的結局大混戰。 再看下去,旋即發現果然是拍戲。時為八十年代,港產片一個劇組,正在拍駕輕就熟的武打戲。現場的導演叫楚導(楚原?),忘了他有沒有現身。武術指導的存在倒更顯眼:林耀聲演的李森。李森的拍戲作風非常逼迫,對下屬粗言粗語、不容辯駁猶疑。拍完商場一段戲,劇組繼續於尖東天橋取景。這次要拍的是一場跳橋戲,不幸李森旗下一名龍虎武師發生了嚴重意外。 序幕轉眼完結,回到當下。地點由夜繽紛的尖東,來到旺角山東街一家跌打醫館。李森搖身一變,由年輕小子變成個滿頭華髮的中年人。幕前久違的董瑋,負責飾演老了的李森。李森早已離開電影圈,今天當醫館的老闆。他與個別圈中人保持聯繫,比如昔日的師兄弟會來找他看跌打。另外,楚導(杜燕歌)對他也不離不棄,邀請他出席國術會的飯局。甚至,楚導不久後說要拍告別作,想...
Discover card cover image
《狗陣》 狗臉的歲月
Blog icon家明雜感
大陸導演管虎編導的新作《狗陣》,格局殊不簡單。故事設定在中國西北,一個叫赤峽的荒涼小鎮。赤峽的建築物不算高、不密集,極目一看,四周有連綿的山脈,天空一望無際,烈日永遠當空。小鎮有點與世隔絕的,通往外面的獨木橋,因日久失修破爛了。時間為2008年,片子開始時,收音機廣播說北京奧運開幕的日子不遠了。然而《狗陣》裏頭的赤峽,除了鎮內偶爾瞥見奧運的宣傳口號(諷刺地奧運未開始口號的漆料已剝落),可說全無半點奧運的氣氛。 湊盛事的熱鬧,是城市人才有的閒暇。《狗陣》的赤峽,卻落泊得自身也難保。人迹罕至,很多建築被荒廢,有些牆壁劃上「拆」字。China被戲譯為「拆那」,諷喻中國「大興土木」,沒記錯也是從那年頭開始的。《狗陣》的對白略略提及,赤峽以前不是這樣的,曾幾許繁盛過。當年是油田的所在地,吸引了不少人聚居。小鎮內本來也有娛樂設施,劇院、動物園。於今油田不再、人去樓空了,不久將迎來新的工業,舊有的設施與建築得統統拆掉。曾經繁盛 人去樓空 浪犬遍地曾經繁盛的後遺症,大戶人家的狗隻被棄養,弄得小鎮有大量的流浪狗為患,部分狗隻還帶有瘋狗症。經濟上,赤峽已無甚作為了,唯獨「捉狗」最有市場。捉狗隊由當地...
Discover card cover image
《異形:羅穆盧斯》 遺忘不了元祖陰影
Blog icon家明雜感
《異形:羅穆盧斯》只是再一次證明:「異形」系列電影拍了45年,所有人都逃不出系列首兩集的陰影。 烈尼史葛導演的第一集《異形》(1979)奠下「太空恐怖」類型的基調。它距離《星球大戰》才不過幾年,卻提出了與《星戰》南轅北轍的未來想像。「外太空沒人聽到你尖叫」,太空船幽暗的角落、走道,喚起我們對漆黑的恐懼。光影與空間佈置,為造型奇特的「異形」怪物提供了神出鬼沒、若隱若現的舞台。「人造人」行為的道德爭議,大企業草菅人命的課題,也從第一集已提出了,甚具先見。 占士金馬倫的《異形續集》(1986)把「太空恐怖」與「動作」合而為一。從美軍打越戰得到靈感,海軍陸戰隊胸有成竹的空降異形星球,不消一會,竟然就潰不成軍。透過「精銳隊」的窩囊廢,烘托出薛歌妮韋花演的女主角Ellen Ripley如何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經此一役,系列與她畫上不可分割的等號。金馬倫為系列加強「母親」元素極好玩,作為本來十分陽剛的動作片,《續集》的性別議題饒富趣味。 觀眾念念不忘,電影人又何嘗不是?烈尼史葛30多年後(2012年)回來重掌導筒,拍出前傳《普羅米修斯》。那時候的他,70多歲,拍片經驗更豐、電影攝製的科技也一日...
Discover card cover image
我們一起看《情書》的那些年
Blog icon家明雜感
沒有多少部戲有岩井俊二《情書》的福分,1995年的出品,相隔30年的今天重映。香港很多年來,我們重遇的數碼修復舊片極多;電影節選映過、一場兩場高朋滿座的不少。但像《情書》可以在首輪戲院一天5場放映的,印象中絕無僅有。 證明一,《情書》夠膾炙人口,那些年的資深觀眾要一看再看。這次重溫才發覺,後來兩岸三地影視受過《情書》啟蒙的,肯定不止一代人。二,新的觀眾大都受落,把它作為新片去看也沒問題。 岩井俊二仍然活躍,這兩年還偶爾在香港瞥見他的身影,出席影展及大師班之類。《情書》是他首部長片,他生於1963年,編導《情書》時三十開外,今已邁進耳順之年。岩井的心境看來還相當「青春」,去年新作《祈憐之歌》仍舊拍年輕人。當然,《情書》後的岩井,縱使也拍過一些名作,已很難再超越首作的高度、知名度。對創作者而言,是美事,卻也多少是憾事。所有元素天衣無縫融匯我還看過岩井俊二《情書》前的一些短片,風格與題材不可同日而語。《情書》到底如何誕生的?具體受甚麼影響?倒也真是個謎。維基資料說,岩井受鈴木清順幾十年前的同名短片啟發;另我輩戲迷,相信也會覺得《情書》有受到《兩生花》的影響吧?一人分演兩角。畢竟《兩生花...
家明雜感

家明雜感

Written by

星期日明報電影專欄

Subscribers<100
Posts58
Collects2
家明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