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報日適逢2023年最後一天,正好簡單整理一下年度的觀影回憶。
挨年近晚,香港電影業傳來壞消息。聖誕節檔期電影票房較去年同期暴跌四成,總收入少了1300多萬元,創20年來新低。言猶在耳,年初在本欄寫《毒舌大狀》,還說是一年的美好開始。《毒舌》氣勢一時無兩,票房過億、口碑不俗。明年金像獎,相信它將獲不少提名。誰料,美好開始只停留在開始。一年過去,香港的票房十大,緊貼第一位《毒舌》後的《死屍死時四十四》,只進帳了2300萬元,成績相去甚遠。
如是,2022年十大港片的票房奇蹟(《明日戰記》、《飯戲攻心》及《阿媽有咗第二個》等)原來只曇花一現?那似乎是「後2019」港人集體意識迸發的奇特景象。隨着2023年初疫情過去,隔離令、口罩令紛紛取消後,港人對港片的熱捧程度也同樣「復常」。即是,本土出品難望荷李活片的項背。
有人覺得電影院過時了,然而只要香港一天仍有商場消費,戲院照例是必然配套,所以今年繼續有新戲院開幕。香港戲院選擇繁多,三級制的審查表面上行之有效,荷李活、亞洲以至其他外語片自由進口。基本上百無禁忌,大都不受其他因素左右(今年的《小熊維尼:血與蜜》例外)。電影院觀眾以年輕人為主,消費關乎文化與身分認同。香港戲院的選擇與大陸不同,放映廳比其他地方更好說明一國兩制了。大陸的年度賣座片,不是沒有引進,就是賣座平平。當然那些巨作才不會計較香港這個小市場。
2023年的香港觀影,純粹個人觀察,從三方面簡單總結:
(一)港片步步為營
今天的香港電影,一年下來大約生產四五十齣,數目與過去不相伯仲。本土的話題作、重點作,經常選擇在年初與年尾出爐。
像《白日之下》與《年少日記》同樣是年底出台的。一來迴避了暑假檔與強片硬碰,二來跟獎項有關。電影趕及年底前公映,可取得翌年金像獎報名的門檻。這陣子要達到此目標的還有《但願人長久》及《填詞L》等新戲。碰巧四齣戲在香港正式亮相前,已紛紛在十一月的第六十屆金馬獎提名甚至獲獎了。如此出口轉內銷,有助影片正式公映時的聲勢,尤其合拍片、中國大片都不去金馬的時候,勝出的呼聲更高。大陸自2019年開始抵制金馬獎,今年踏入第五個年頭。香港片今年參與的比過去幾年稍多,台前幕後也不再避嫌的聯袂出席。當中包括《白日之下》出品的天下一公司。
不過年底看到最驚艷的兩齣「港片」,它們的組成與身分頗堪玩味:李子俊執導的《第八個嫌疑人》是齣大陸片,黃精甫的《周處除三害》是台灣戲。常說香港影業青黃不接,新生代導演只會拍靜態的寫實主義。李與黃兩位香港中生代導演,反而在異地拍出了漂亮的類型片示範。《第八個》取材真實案件,敘事峰迴路轉,再配合大陸演員的紮實演技(林家棟及孫陽為香港演員),達到了港片少見的完整與高水平。黃精甫憑《周處》絕對值得拿「最佳進步獎」,他把阮經天演的殺手一段死去活來的歷程,拍得明快奪目,完全擺脫了當年《江湖》的浮泛作風。只可惜影片劇本涉抄襲風波而蒙上陰影。
也有說《第八個》及《周處》等開啟了華語犯罪懸疑類型的新時代,同年至少還有《孤注一擲》及張藝謀的《堅如磐石》等。類型片勝在驟看離地,創作人以此去含沙射影、暗諷現實最好不過,一板一眼的審查有時拿它沒法。杜sir是時候,把一直只聞樓梯響的《黑社會3》拍出來了。
事實上,相對類型片、故事片而言,香港電影院今年的紀實影像,幾乎統統沒有好下場。證明,這的確是紀錄片難以生存的敏感時代。香港一年下來拍出的紀錄長片屈指可數,去年的《憂鬱之島》海外屢獲殊榮,去年年底還在台灣的院線上映,香港觀眾偏偏無緣得睹。有趣的是,就該片涉及六七暴動的部分,資深與年輕兩代電影人/文化人,在網上隔空掀起了支持與反對的爭辯。
《給十九歲的我》是上半年最反高潮的戲。影片涉嫌違背紀錄片倫理、漠視被攝者,導演張婉婷由被盛讚到飽受批評,電影則由連場爆滿到急急停映。最意想不到是(多少又有代際矛盾成分),四月金像獎,業界選民竟然又把「最佳電影」頒了給《給十九歲》。張缺席典禮,然後聯合導演郭偉倫上台領獎的致詞再惹非議。《給十九歲》成為香港當下「新禁片時代」的另一禁片,可它的「禁」與政治無關。我們以後還會見到它麼?它可會成為首部從此人間蒸發的最佳電影?
年中另一齣紀錄片《尚未完場》本來好端端的,拍五十年代經營北角璇宮戲院的猶太裔娛樂大亨,側寫香港戰後流行文化、音樂大家來港演出的歷史,是今天最值得我們重溫的「香港故事」。《尚未》先於電影節引起注目,一段時間作特別放映,到十月正式公映時竟被迫重剪——抹去片中的張敬軒現身的段落,他的聲、畫不能保留。實在太遺憾了,那可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對張的形象只有百利而無一害。要求刪剪的不論是誰,未免太不近人情。
全年比較順順利利的紀錄長片,餘下就只有許鞍華的《詩》了。
政治紅線影響下,香港電影進入曲筆時代。恐怕連我們作為觀眾的都多心了,Sound bite、抽水或指桑罵槐的影射此起彼落,處處皆見符碼、可被解讀。由年頭《毒舌大狀》控訴權貴橫行無忌的Everything is wrong,到年底《白日之下》強調擇善固執的「不要為做對一件事內疚」。還有,無巧不成話,由法庭片《毒舌大狀》到驚慄片《七月返歸》的反派角色,竟都是姓「鍾」的。姓鍾的唔眼眉跳才怪。
(二)外片百花齊放
相較香港片,世界影壇更熱鬧豐富,舉世等待疫情正式完結久了,相約在今年以新作大肆慶祝一番。
香港還幸仍秉承幾十年來傳統,與美國及世界接軌,一年下來公映了大大小小熱門、精彩的影片。超級英雄電影儘管充滿疲態,要看此地暫時還可以讓你看個飽的。有別於大陸影院,中美關係愈是交惡,荷李活片進口愈多關卡。今年香港戲院曾上映的大片續集,包括湯告魯斯《職業特工隊》數不清第幾集的「死亡清算上集」、夏里遜福《奪寶奇兵》的最後一集、奇諾里維斯繼續打到PK的《殺神4》等等。
要數荷李活的年度盛事,本年最新鮮的始終是暑假檔《奧本海默》與《芭比》的協同效應。基士杜化路蘭與姬達嘉域(Greta Gerwig)各出其謀,一個以原子彈之父的故事警世,另一個借經典玩偶大談女性自主。當大導演與大作都爭相利用串流平台發表時,《奧本海默》與《芭比》吸引觀眾回到電影院,原子彈爆發以IMAX巨幕呈現,聲畫夠震撼;《芭比》的艷麗色彩,大銀幕還原得最吸引。
美國片我最心儀應是賓艾佛力自導自演的Air,講八十年代Nike幾個充滿赤子心的企業高層,力挽狂瀾於既倒,群策群力促成傳奇球鞋Air Jordan誕生的軼事。我們都拒絕長大,以及懷緬美好的八十年代。
高先發行與安樂旗下的百老匯,仍舊是引進影展或冷門好戲的本地發行中流砥柱。年內透過他們發行網或院線看過的好戲像《上流落水狗》(Triangle of Sadness)、Love Life、《回首爾後》、《親陌》(Close)、《桃子的最後豐收》(Alcarràs)、《日麗》、《配樂大師:Ennio》、《伊朗無熊無懼》(No Bears)、《怪物》、《惠子的凝視》、《後來的我們》、《媽,是您嗎?》、《永恆的記憶》、《盛夏餘燼》、《荒草殘雪》(About Dry Grasses)、《新活日常》(Perfect Days)及《五月的你,十二月的她》(May December)等等。香港生活鬱悶,很難想像沒有這些電影點綴的日子如何過。
今年也是世界大師摩拳擦掌的一年,五月的康城好不熱鬧。今年、明年於香港陸續看到的好戲,Wes Anderson、是枝裕和、溫德斯、雅基郭利斯馬基、Todd Haynes、堅盧治、陳英雄、王兵的新片,同來自康城本年的競賽項目。香港各式各樣的電影節也一一回來了,盛大的首映禮、大師班,香港一年到頭幾乎天天都有電影節或特別放映舉行,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亞洲電影節……亞洲影壇一個個炙手可熱的名字,宋康昊、役所廣司等,紛紛在我們熟悉的環境現身。
電影院也重映經典或修復版本,《鐵達尼號》、《烈火青春》、《悲情城市》(一度謠傳沒得公映)、《狂牛》、《四月物語》等。對了,岩井俊二也攜同新片《祈憐之歌》(Kyrie)來港。只是在老影迷心中,岩井怎麼拍仍舊超越不了廿多年前的自己。
(三)串流愈做愈大
香港電影選擇花多眼亂,大部分新戲、話題作我們都看到。雖然當中仍有遺珠,像保羅舒路達的《園丁大師》(Master Gardener)。舒路達七十有七,自幾年前《牧師的最後誘惑》(First Reformed)後找到了新的門徑,新作一齣接一齣。他每次都寫一個偏執、像修行的人物,繼承他從前自主研發的transcendental style,描繪的世界明明三教九流,作品卻又帶有幾分寧謐、靈性味道。《園丁大師》我覺得是其中一部最佳的。幸好現在串流平台多,網上總有方法可以補回。
三年疫情推波助瀾,新片由戲院到串流平台的時間愈來愈短,很多電影不久就在網上看到了,令電影發行、電影節的時間把握加倍困難。吳宇森新拍的西片《平安夜》香港遲遲沒安排上映,在Amazon Prime付費已經能看到。串流平台看準時機,直接投資名導演、大師的新作。電影有時乾脆透過串流平台發表,跳過了電影院那步驟。這兩三年來,例子不勝枚舉,觀眾已司空見慣。
像史高西斯的《花月殺手》由蘋果電影投資,畢列谷巴的《大師級愛情》(Maestro)已在Netflix發佈,《盛夏餘燼》同期在Criterion Channel上架。
2024年將是個怎樣的電影年?香港與大陸愈來愈一體化,幾十年來西片在本地的流通自由將會收窄麼?如果今天BL漫畫也犯禁,世界往衛道之士的方向倒行逆施,一些泊來的電影(三級片、同志片)未來會不會步其後塵?電影審查管到實體空間,卻管不到網上。串流平台表面上不受任何限制,除非網禁有天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