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編導黃精甫,一個差不多早已被忘記的香港導演名字。實不相瞞,看到《周處除三害》以前,我對黃精甫仍然停留在當年《福伯》、《江湖》、《阿嫂》等印象。印象依稀,畢竟那些片二十年前了,而且不算很正面。比如隱約記得他酷愛玩形式,想打破港式類型片的框框。但為了出奇制勝,有時流於造作。還有《江湖》裏...
2024年踏入第3個月,是年看過的新片,迄今最念念不忘的是陳英雄編導的法國片《味遊心窩》(The Taste of Things)。雖知它的聲勢遠遠不如結構縝密的《墮下的對證》;它亦沒有像溫德斯《生活日常》的福分,於明天上午舉行的奧斯卡角逐最佳國際電影。甚至本文刊出之日,它好像早已悄悄落畫,暫時較...
Emma Stone主演的新片《可憐的東西》驟看奇怪荒誕、尺度大膽(在香港被定為第三級別)、百無禁忌,細看它要詰問的也許簡單不過:什麼是「正常」、「不正常」?何謂「文明」、「野蠻」?片名「可憐的東西」,襯托海報上Stone華麗造型的半身像,「可憐」指的就是她麼?似乎又不是,原名Poor Thing...
電影的奧妙在它的景框。電影攝影機把前景框起來,區分為「畫內」與「畫外」世界。「畫內」最被看重,常言道「眼見為實」、「有圖有真相」。大明星、俊男美女、華麗佈景、超級特效……,電影成本高昂,製片商動用的一分一毫、一草一木,全部得在「畫內」呈現,而且愈珍貴的愈要拍特寫。但「畫內」往往也暗示出有「畫外」的...
本來沒有打算看的一齣賀歲片,叫《臨時劫案》。留意到社交媒體的口碑不錯,入場看個究竟。果不其然,它應該是今年賀歲港片中比較可觀的了。沒打算看,一來不是郭富城的粉絲。見海報打着他作招徠,還特意強調角色叫「梅藍天」。心忖,呵呵,怎麼如此八十年代?我真懷疑年輕一代知不知名字要語帶雙關什麼。《臨時》卡士不弱...
prevnext大導演米高曼八十歲了,去年就以新作《法拉利》「賀壽」。他算惜墨如金的,對上的長片,原來已經是2015年的《黑客特攻》(Blackhat),該片部分於香港取景,有湯唯及王力宏參演。《法拉利》表面上有別於米高曼前作。它不是警匪片,沒有槍戰(開槍倒是有的)。顧名思義,他拍意大利名跑車創辦...
《第八個嫌疑人》重塑九十年代,兵賊個個一陣佬味,好玩!見報日適逢2023年最後一天,正好簡單整理一下年度的觀影回憶。挨年近晚,香港電影業傳來壞消息。聖誕節檔期電影票房較去年同期暴跌四成,總收入少了1300多萬元,創20年來新低。言猶在耳,年初在本欄寫《毒舌大狀》,還說是一年的美好開始。《毒舌》氣勢...
貫徹全片,阿邦(左)與阿迪最標誌性的一個動作,敲對方額頭剝蛋殼。看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會想起一些近年香港的本土電影,大家都在拍社會低下層人物的苦况。《富都青年》命名頗獨特,驟看不明說的是什麼。「富都」原來是位於吉隆坡市中心舊社區半山芭的另一名稱,有人氣市集、市場,然而活在其中卻相當烏煙瘴氣,...
《亂世兒女》(1975)「不論好壞、美醜與貧富,現已平等歸土。」史丹利寇比力克1975年的名片《亂世兒女》(Barry Lyndon),拍十八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金玉其外,尾聲有這句話。《亂世》的男主角賴恩奧尼路(Ryan O'Neal)一星期前離世,享壽八十二歲。戲如人生,那句電影的案語...
「殺手」的電影數之不盡,如何再有新意?大衛芬查(David Fincher)再次為Netflix攝製的新片《殺手》(The Killer),嘗試解答這個問題。以殺手為主角的故事,最常以「道德衝突」作戲劇矛盾,什麼不殺女人、小孩之類。主角一旦接到與原則牴觸的任務如何辦?又或說,殺手傷及無辜(《辣手神...